央视剧评|影视创作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
点击“CCTV电视剧” 订阅哦!
面对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化积淀,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让“传统的”成为“现代的”,需要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基础上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。
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,推动这一结合更需要把准方向、发挥优长、科学对待。
要有标准
首先,要明确文艺作品的“现代”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。
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,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基本方位是中国式现代化。
这里要强调的,就是“现代”二字。
应当看到,中华传统文化是伴随封建宗法制度一步步走过来的,要实现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就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,弄清哪些是要弘扬的,哪些是要抛弃的,哪些是要改造的。
文艺创作首先要建立这种意识,才谈得上按照新的标准筹划作品的选材、立意和表达。
通过一个时期以来持续涌现的精品力作,人们能够看到这种意识在不断增强。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若没有认真的梳理、清晰深刻的认识,评判就没有标准,选择就没有依据,也就难以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、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。
要有审美
其次,应注重从审美的高度增进艺术表现的力度。
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。
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,是深埋在人心里的,有些甚至是刻在骨子里的“无意识”状态,改变起来绝非易事。
艺术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,产生直击人心的力量,对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这就需要文艺创作在审美上多下功夫。
从根本上说,美是自由的形式,也是人的心理感受,在不同情况下,会有“和谐”、“心安”、“坦然”、“心满意足”、“心潮澎湃”等不同的表现。它的产生与人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。
在面临观念变革的时候,人们“和谐”的心理就会打破,从而与环境(包括自身)发生矛盾与冲突,直至达到新的心理“和谐”,产生新的美感。
这种建立新观念、追求新美感的过程,一定是心理上张力满满的过程,是矛盾产生、激化到释怀的过程。
文艺创作只有深入到这种心理过程,加强刻画和呈现,才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,产生情感共鸣,受到最大程度的感染和熏陶。
比如电视剧《人世间》反映观念冲突的几个片段:
一是周秉昆因哥、姐均已考上大学而产生自卑感,在为父亲送行时产生激烈冲突,以致几年后才得到化解,这时他们都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;
二是郝冬梅不满于父母的地位优越感,与母亲大吵一番,被打了一记耳光,后来母亲显然也受到触动,在两家关系的处理上更为周全;
三是周秉昆的发小乔春燕夫妇为了房子,拿友情、恩情相要挟,酒杯摔碎一地,并且在拆迁现场当众向周秉义发难,最终受到教育,认识到错误,得到心理释怀、关系和解。
这样的例子在剧中还有很多,可谓是一曲传统文化的时代变奏。
作品将人物内心的矛盾形象地反映出来,让观众切身体会到生活中“传统”与“现代”观念的碰撞,从而分清优劣,增强追求“现代”的自觉意识。
要讲科学
最后,艺术手法应契合新时代的精神气象。
当下,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,全国人民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,努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全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充满希望,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充满信心。
但在社会生活中,难免有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现象,产生于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。以什么样的创作态度、艺术手法对待这个问题,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。
在对落后现象进行“批判”的同时,不应因其某种程度的存在就把它描绘得不可救药、一片灰暗。
艺术表现的主基调应是亮色的,而不是暗色的,应是积极的,而不是消沉的。
这是当今奋发有为、昂扬向上的新时代精神气象决定的,也是作品引发广泛共鸣的前提。
比如电视剧《山海情》,人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农民观念上的保守,如不愿接受环境上的改变、不敢承担市场风险等。
但更让人看到在帮扶的作用下人们观念上的逐渐变化,特别是年轻一代表现出来的追求美好生活、敢作敢为的勇气和精神。
这是大势、全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。
如果只把镜头对向一个极为固执守旧的特定个体,把他当成农民的全部,人物也许是真实的,但却不是“现实”的,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,也会误导观众。
观念的转变绝非一蹴而就,科学的创作态度、适当的表现手法至关重要。
当下,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,科学地应用“批判”精神,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创作者生产制作出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。
评论员 袁正领
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
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
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
主 编丨杨 珺
责 编丨罗石曼